工伤预防大模型:智能化治理的实践应用

首页    工伤预防大模型:智能化治理的实践应用

 

 

前言

PREFACE

在当今社会,工伤事故给员工、企业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易训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服务,孵化出了工伤预防大模型,为工伤预防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和解决方案。

 

 

易训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依托,通过深度分析海量工伤数据,构建起精准的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致力于在事故发生前就将隐患消除,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本文将从技术原理与实践应用角度对此进行讲述。

 

  工伤预防大模型简介  

 

 

以易训大数据仓库为基础,搭建AI中台,拥有统一数据存储系统、异构多维计算平台,能够支撑机器学习、模型训练部署与运行监控,实现灵活的模型扩展与组装,研发易训工伤保险大模型,通过单模型、多模型的组合运用,聚焦于工伤预防、参保扩面、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数据准备与处理  

 
 

 

易训工伤保险大数据项目,通过多源数据采集、数据清洗、去噪、规范化等一系列流程,构建了多维数据指标库。这为工伤预防大模型的训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考虑到工伤预防领域的特殊性与敏感性,数据处理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01

数据来源广/类型多/覆盖全

 

02

数据可量化的标准统一

 

0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工伤数据脱敏:

综合采用替换法\加密\掩码\数据混淆\匿名化等操作,对数据进行深度脱敏,避免敏感信息泄露。

 

 

易训团队秉持高标准、严要求构建工伤自有垂直领域预训练语料,为将工伤领域知识有效融入大模型,以更好地适配工伤领域的特有任务,定制了一套标准化数据处理流程。

 

 

  大模型训练  

 
 

 

通用大模型在应用于工伤垂直领域时,往往会因为缺乏领域知识和数据,对各个行业的特殊性了解有限,其表现通常也不尽人意。

 

 

易训大模型基于自建工伤领域知识库,结合工伤问答中常见应用场景,同时基于积累的百万工伤数据,整理出高质量问答对,通过SFT(有监督微调)训练,全面强化其对7大特定任务的处理能力。

 

  工伤预防领域的AI应用实践  

 

 

 

传统工伤预防项目常因费用比例限制导致企业选取覆盖面小;而工伤事故的随机性与企业信息滞后导致预防企业选取精准度低与预防后置性,最终导致降数据成果不显著,基金使用效率低下。

 

 

  基本概述  

 
 

 

易训基于重点企业漏斗模型与企业智能分级模型,精准定位治理重点并为其进行分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基于动态精准触发模型与智能调度模型,达成动态监管、快速响应的效果;在治理过程中运用隐患与事故关联模型、企业隐患推荐模型、检查清单推荐模型、隐患描述与检测清单自动匹配算法,提高治理效率,达成精准施策的效果。

 

 

 

  重点模型介绍  

 
 

 

01

重点企业漏斗模型

 
 

传统企业筛选模型往往基于提取到企业历史工伤数据,其缺点在于:

 

 

数据滞后:数据不能实时反馈

 

数据单一

 

缺乏前瞻性

 

忽视企业间的个体差异

 

数据质量问题

 

 

 

重点企业漏斗模型通过多阶段、多维度的筛选,逐步缩小重点关注的企业范围,提高筛选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基于重点企业漏斗模型,可以实现:

 

 

多维度评估

结合多维度的数据,全面评估企业的安全状况。

 

动态监测

结合实时数据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

 

个性化评估

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估,提高筛选的准确性。

 

预测性

引入预测模型,提前发现和预防潜在风险。

 

持续改进

通过持续监控和评估,不断优化企业的安全管理。

 

通过重点企业漏斗模型,可以更有效地筛选出高风险企业,提高工伤预防的效果,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02

动态精准触发模型 

 
 

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的企业工伤管理平台

 

 
 
 

1. 确定风险来源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特征指标的权重。权重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指标的重要性、影响程度、数据的可获取性等因素。

工伤领域的特征指标来源广泛:

企业工伤数据、员工信息、设备信息及维护信息,以及安全管理数据(安全检查记录、隐患情况、安全培训覆盖度等。

 
 
 

2. 规则制定

 

对每个风险指标进行量化评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量化方法和规则触发机制。例如,对可量化的数值特征,如待遇支付和基金支出等数据,可以分别取地区和行业的分位数。下面是一些规则示例:

 

工伤发生率规则  

 

设定一定时间周期内的工伤发生率阈值,例如每月工伤发生率超过一定比例(如千分之五)触发预警。

计算公式:工伤发生率=一定时间内工伤事故次数 x 员工总人数。

 

严重工伤规则

 

定义严重工伤标准,如重伤及以上事故、损失工作日数超过一定值等。一旦发生严重工伤事故,立即触发预警。

 

特定岗位规则  

 

对于高风险岗位,如高空作业、化工操作等,制定更严格的监控规则。例如,该岗位发生工伤事故的次数超过一定值或连续发生工伤事故,触发预警。

 

设备故障关联规则  

 

如果某一设备在短期内频繁出现故障,且与工伤事故有时间上的关联,触发预警。例如,某设备故障后一周内发生工伤事故,可能意味着设备故障与工伤存在关联。

 

安全管理违规规则  

 

当企业出现严重的安全管理违规行为,如未进行安全培训、安全检查不合格且未及时整改等,触发预警。

 

 

03

风险综合评估

 
 

 

根据风险指标的权重和量化评分,采用AI算法对工伤风险进行预估。

04

触发机制

 
 

 

按行业、地区对企业进行划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分别设定不同级别的预警阈值。

05

实时监测和触发

 
 

 

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企业的各项风险指标,当指标值超过预警阈值时,触发相应级别的预警。

 

 

  结语  

 

 

 

工伤预防大模型的实践应用,标志着工伤预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不仅能够有效预防工伤,还能为员工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工作环境。

 

基于工伤预防大模型,我们还研发了基金安全、工伤保险领域的大模型应用,与工伤预防大模型深度配合,切实践行“降低工伤事故,守护基金安全”的理念。

 

 

2024年11月25日 09:32
浏览量:0
收藏

新闻中心